为深化《专业认知》课程教学改革,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王荣红老师于 10 月 19 日、25 日分两批次带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103位新同学到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专业认知》课程实地实习。本次实习路线精心设计,涵盖了丽江古城、文昌宫、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徐霞客纪念馆及木府等核心文化地标,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中的专业认知课”,在文化探访与实地调研中夯实专业基础,传承红色基因。
寻迹历史文脉,感悟遗产保护
实习首站,学生们置身于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路与小桥流水之间,在带队老师的讲解下,不再以普通游客的视角,而是以“准专业人士”的眼光,观察古城的空间布局、水系利用、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以及商业化与原生文化保护的平衡之道。尤其在随风飘动的许愿牌下,大家齐声朗读《一滴水经过丽江》,让学生对丽江古城的水源自于哪里,又将流向何方有了深刻的认知。

赓续红色基因,体验文旅融合
在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解员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文资料,大家深刻感悟了长征精神的伟大,同时也结合专业,探讨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在文旅产业中的独特价值与教育功能。在这里还巧遇了来自法国的留学生,跟他们进行了互赠歌曲的表演,在友好的气氛中增加了不同国家的交往与交流。

穿越时空对话,洞察文旅源流
在徐霞客纪念馆,通过《徐霞客游记》中与木氏土司往来的生动记载,学生们仿佛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不仅让大家了解了丽江作为古代西南旅游重镇的历史地位,更启发他们思考旅行文学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深远影响,以及历史名人IP在现代旅游营销中的应用。

探秘土司王府,理解管理智慧
实习的最后一站是素有“丽江紫禁城”之称的木府。这座宏伟的建筑群不仅是纳西族木氏土司辉煌历史的缩影,更是一个古代地方治理体系的微缩模型。同学们在这里不仅学习了纳西族的建筑艺术、宗教文化和生活习俗,还从管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木氏土司在数百年间维系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政治智慧与经济策略,为专业学习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视角。

成效明显,收获颇深
本次《专业认知》实地实习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将教学场景延伸到真实的文化遗产地与旅游景区。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所学专业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未来投身相关行业的热情。这次实习成功地将书本上的理论概念与鲜活的文化实践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文化使命感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